山下·演界 | 罗伯特 · 布鲁斯汀:写给青年演员们(二)
“没有人比演员更能准确地反映一个特定的时代。演员就像一面镜子,每个现代人都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反射。”
话剧《乔治·迪伦的墓志铭》(Epitaph for George Dillon)中有一段情节。剧中男主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当被问到自己的职业时,他回答说: “演员。”
“当我说出这个字眼时,周围的炮声和机关枪声音此起彼落,这个代表我使命的名称,我存在的唯一理由——听起来如此微不足道,如此远离现实,我所能感受到的只有羞愧。”
这种羞愧感也许来自于对自己身处行业的犹豫不定。这可能是为什么,一些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发表获奖感言时更愿意谈论社会和政治,而不愿意感谢学院对他们表演艺术的肯定。“如此微不足道”“如此远离现实”“表演是一门琐碎无用的艺术”“表演与现实世界是脱节的”……很多哪怕业已成名的演员在内心也这么认为。
对一个演员而言,可以选择艺术的成就和精神的满足,也完全可以选择知名度或是物质的追求。即便是选择后者时,似乎也没什么好苛责。倘若放弃薪酬丰厚的机会,身边的每一个人——父母、同伴、朋友、还有经纪人,可能都会认为这个演员是个傻瓜。
然而一旦一位演员把演戏看成是一门“生意”,那么他就会不可避免地更追求物质的回报,而非艺术的成就感,也许就永远无法发现演员这个行业对灵魂、人类的意义。
没有人比演员更能恰如其分反映关于人类灵魂“内在引导”和“他者引导”之间的分歧,没有人比他们更能代表人类多角度选择的现象。没有人比演员更能准确地反映一个特定的时代。从演员身上,人们可以见证到人类所能做的最特别事情——无论是英雄的还是邪恶的。
这些品质经常通过他们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体现出来,包括美狄亚、李尔王、伊阿古、麦克白、哈姆雷特、科里奥兰纳斯…….他们谋杀并创新,婚嫁并生育,征服并受难,衰落并垮台,兴起并超越。演员凭借自身在舞台上的表演,将种种人类特质呈现在观众面前。
演员登上舞台表演的勇气也是这些人类中的一种卓越的品质。演员的世俗生活往往充满了现实的考验:长时间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飞机、无聊的中途短暂停留、墙皮斑驳的更衣室、还有杂乱不堪的化妆间……契诃夫笔下的妮娜在《海鸥》中谈到了上述种种考验。
更多的考验来源于内心。很多演员曾忧虑,自己可能迷失在角色间。这也正是意大利戏剧家路伊吉 ·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的作品《寻找自我》里女主角所面临的境地。
▲ 戏剧家路伊吉 ·皮兰德娄
她痛苦地意识到,她仅仅在扮演某个剧中人时才体验到自我的存在。她同周围的人无法建立起真实的关系,她只能重新回到舞台去,与剧中人合二为一。她在检视自己捉摸不定的个性时,才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的本性并不属于自己,而来自于不同人物性格的组合。她在观众面前所乔装的角色,构建了她真正的自我身份。
演员不仅是自己行动的总体,而且也是他们所扮演角色的总体。他必须具备忍受内心深处因角色而带来的折磨的天赋,而且有时还会不可避免地经受自己精神上的痛苦。
《海鸥》中妮娜在提到演员时特别使用了“行业”这个字眼,而不是“职业”或“工作”。她有何用意?她可能只是单纯意识到,成为演员等于不再仅仅只是自己。而在皮兰德娄《寻找自我》的最后,女演员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必须创造自己,只有这个才是真实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
山下学堂职业演员表演进阶班想要实践的,不仅是陪伴演员终身学习的一小步,也是演员创造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
山下学堂职业演员表演进阶班为协助演员解决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而设置。第二期职业演员表演进阶班邀请来自俄罗斯联邦国立舞台艺术学院、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意大利罗马国家电影学院(电影实验中心)等国际一流专业表演院校的资深老师。他们代表了不同表演训练模式,将以不同的理念帮助学员发觉表演中的问题和困惑,继而共同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36个学习日、300小时的学习里,山下学堂帮助所有学员打开肢体和心灵,期望以高强度的训练塑造下意识的创作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山下学堂职业演员表演进阶班不仅注重潜力的开发、表演技能技巧的优化、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更关注演员心理空间的建设、身心灵的开拓,以及跨艺术领域创作方法的激发。
美学感知课程将邀请美学艺术家、各领域资深从业者以讲座的形式为学员拓展美学视野,带来囊括画面美学、电影美学、音乐美学、文字美学、表演艺术美学在内的美学讲座。在第二期职业演员表演进阶班授课期间,著名导演田壮壮还将在山下剧场举行大师分享课。
希望每一位渴望保持创造力的演员,都将在山下寻找到自我再创造的可能。
参考资料:
摘选自中信出版社《舞台上的智慧》,作者罗伯特·布鲁斯汀,经出版社授权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