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下·演界| 玛丽莲·梦露的表演之路


表演的世界-04.jpg

1950年,24岁的玛丽莲·梦露出现在了电影《彗星美人》中。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评价她,“浑身发光令人心醉,虽然戏份甚少,但只要她出现在银幕上,观众无法注意其他人”。

这是玛丽莲·梦露大放异彩的开始。在成为玛丽莲·梦露之前,她的名字叫诺玛·简。从未见过父亲,母亲被送往精神病院,诺玛·简的童年辗转在不同的寄养家庭与孤儿院间,贫乏和孤独让这个女孩早早萌生了表演梦。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常常对着镜子,把自己想象成梦游仙境的爱丽丝。镜子让她有了逃离现实的机会。她后来在自述里回忆:“我常年玩着表演游戏,直到以此为业。”


未标题-1.jpg

▲ 《彗星美人》剧照  玛丽莲·梦露(右一)


她先是成为了一名海报模特,后来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签订了短期的合约。为了实现演员梦,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台词课、舞蹈课、戏剧课、演唱课……宁肯挨饿,她也要学习。

“这些课程每次一美元。你可以用这一美元买一双丝袜和一个汉堡。但是丝袜与汉堡永远无法让你成为女演员。台词课程可以。”

1948年,她开始跟随娜塔莎·李斯特(Natasha Lytess)学习台词,并在娜塔莎·李斯特的推荐下,开始研读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的文学著作。不工作的时候,她不是在上表演课,就是在家读书。

“我将工资花费在戏剧课、舞蹈课、演唱课上,我买书来读,我偷偷带走剧组的剧本,独自站在房间里的镜子前,通宵朗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爱上了我自己——不是当时的自己,而是未来的自己。”

《彗星美人》让年轻的玛丽莲·梦露真正进入观众的视线,距离她成为世界明星仍有时日,然而她一直没有停下打磨自己的步伐。


2.jpg

▲ 《彗星美人》剧照 玛丽莲·梦露与乔治·桑德斯


1951年9月,已经崭露头角的玛丽莲·梦露踏入了迈克尔·契诃夫(Michael Chekhov)的表演课堂。作为好莱坞著名的表演教师,迈克尔·契诃夫并不仅仅传授了玛丽莲·梦露关于表演的技术,更引导着她的表演观、人生观,让角色和表演与真实的自我相连。

她曾在自述中记录:“作为迈克尔的学生,我不仅学习表演,还学习心理学、历史,以及艺术鉴赏。我上了十二天课。迈克尔讲授角色的人物性格和扮演他们的多种方法。我从未听过如此令人着迷的授课。每一次他开口讲课,世界就变得更加宽广与精彩。”

与迈克尔·契诃夫一同学习、一同表演的日子,让玛丽莲·梦露感到比在任何电影里演出都兴奋。“表演变得举足轻重,它成为一种只属于演员的艺术。这是一种将你转变成另一个人的艺术,能丰富你的生命,提升你的智慧。我一直热爱表演,努力学习表演。与迈克尔·契诃夫在一起,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变成一种信仰。”

从1953年开始,玛丽莲·梦露接连在《绅士爱美人》《愿嫁金龟婿》和《飞瀑怒潮》中担当主角,成为当时最耀眼的女明星。黑色影片《飞瀑怒潮》表现出她的性感,喜剧片《绅士爱美人》与《愿嫁金龟婿》奠定了她“金发傻妞”的银幕形象——这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制作总监达里尔·F·扎努克(Darryl F. Zanuck)为其精心设计的形象。这些影片里,她纯真、鲜活、偶尔傻气,让人心生怜悯。但玛丽莲·梦露很快对这种千篇一律的美女角色感到乏味。1955年,玛丽莲·梦露结束合约,前往纽约定居。这一年,她29岁。


愿嫁金龟婿剧照.jpg

▲ 《愿嫁金龟婿》剧照  玛丽莲·梦露(左一)


来到纽约,玛丽莲·梦露开始去著名的纽约演员工作室(The Actor's Studio)上课,并接受时任工作室艺术指导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的私人辅导。同一年,她与摄影师密尔顿·格林(Milton Greene)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拍摄了大获成功的《七年之痒》。同年末,福克斯给了她一份新合约,使她有了更大的控制权,之后她接连出演了广受好评的《巴士站》和独立制作的影片《游龙戏凤》,并凭《热情如火》摘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热情如火.jpg

▲ 《热情如火》剧照


无论取得多高的成就,玛丽莲·梦露总是渴望继续学习。1956年,拍摄《巴士站》的时候,她邀请李的妻子宝拉(Paula)以私人指导的身份进组,指导她的表演,这种指导一直持续到她的最后一部影片《濒临崩溃》。

就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玛丽莲·梦露在与摄影师乔治·巴瑞斯(George Barris)聊天总结了自己的演员之路。“当有人问我怎么成为一位好演员时,我感觉唯一值得告诉他的就是从我的经历中得出的一些经验:永远做你自己,保持个性;跟着真我走;勤奋好学,追随良师;相信自己,乐观向上。”

因为玛丽莲·梦露的突然离世,也因为超支,《濒临崩溃》的拍摄中止,只留下37分钟的版本。在玛丽莲·梦露辞世很久之后,一段当年玛丽莲·梦露试镜的短片对外公开。

面对镜头,玛丽莲·梦露转身、微笑,甚至俏皮地伸出舌头舔起嘴唇。在不到两分钟的片段里,玛丽莲·梦露成功让所有目光聚焦到她的身上。

选角导演杰伊·宾德(Jay Binder)曾经鼓励演员:“在这5或10分钟里,你拥有这个角色。这个房间里没有其他人在饰演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是你的,好好把握。”玛丽莲·梦露用生动的表演演活了这一箴言。

玛丽莲·梦露大红大紫的1950年代,也正是“选角导演”这一角色分工在好莱坞逐渐成型的时期。选角导演以敏锐专业的视角,打破了好莱坞原有的“只看脸”式的选角原则,为当时的好莱坞电影提供了风格化的演员,玛丽莲·梦露就是其中星光最盛的一位。

奥黛丽·赫本的成功也得益于一次有传奇色彩的试镜。在完成三分钟的表演后,导演说了“停”,但摄影师还是让摄影机一直工作下去。正是这短暂而生动的几分钟,让奥黛丽·赫本如愿成为了《罗马假日》里的安妮公主。

试镜是演员的一块敲门砖,但是国内少有专门针对试镜的课程。作为高阶性开放课程大师班的首次表演工作坊,山下学堂邀请到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好莱坞选角导演艾伦·帕克斯(Ellen Parks),希望能补上试镜这一课。

好莱坞选角导演艾伦·帕克斯拥有超过30年选角经验。她曾与包括马丁·斯科塞斯、科恩兄弟在内的众多著名导演合作,并给予了麦考利·卡尔金、艾什顿·库彻、玛吉·吉伦哈尔等演员最初的重要角色。2009年,因为选择德鲁·巴比摩尔出演HBO电影《灰色花园》,艾伦·帕克斯获得了艾美奖提名。

在丰富的选角经验之外,艾伦·帕克斯是一名优秀的表演教学老师。2014年,她推出了名为“试镜的洞察力”的私教课程,很快获得了好评。此次在山下学堂通过为期一周的工作坊,艾伦·帕克斯将帮助学员重新认识镜头里的自己,一步步拆解试镜背后的秘密,一招招解开试镜面临的表演习题。

山下学堂第一期大师工坊“试镜的洞察力”——艾伦·帕克斯工作坊(Ellen Parks Workshop)报名渠道已开启,可登陆山下学堂官方网站,点击 “山下课程”-“大师班”页面,或在山下学堂官方微信公众号下方菜单点击“我要报名”-“Ellen ‘试镜的洞察力’”了解详情。



参考资料:


《玛丽莲·梦露:我的故事》:【美】玛丽莲·梦露著;宋慧译


《我行我素: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美】乔治•巴瑞斯编;刘淑芝译


《玛丽莲·梦露私密手稿》:【美】玛丽莲•梦露著;经雷译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