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要赋予角色作为人的权利,角色才会变成活生生的人。”
2021年7月23日,山下学堂姜若瑜演员与剧本工作坊结课。30名学员在姜若瑜老师的带领下,共同经历了6天的课程和练习。
剧本是演员创作工作的指南,演员要足够敏锐、细腻地捕捉到隐藏在文字中的信息,展开想象,才能挖掘出角色的心理史诗,创造真实的人物。而这一切都要从最基础的剧本研读和分析开始。“演员与剧本工作坊”希望通过6天的时间,引领学员体会剧本文字的意义和色彩,将文字变成形象,运用推测和想象创造出鲜活灵动的角色。
工作坊中,学员们在姜若瑜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大量的案头练习。第一天,姜老师为学员们系统梳理了分析剧本所用到的概念,包括风格、题材、时代背景、地点、事件、事实、行动等等,演员想要和剧作家进行精神沟通,就要运用这些基本元素,将剧中的世界构建起来。
她强调了规定情境的重要性。演员在读剧本时,要花大量时间丰富规定情境,尽可能细致地将其描述出来,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地点、到当地的地理特征、天气、植物分布、人们的饮食习惯、对金钱的态度,再具体到一场戏的事实、事件、情感、光影、戏剧节奏等等,都需要演员面面俱到地考虑到。
▲ 学员们一起围读剧本,展开讨论
姜老师要求学员们调动五感,非常细致地推测和想象在规定情境中“会出现什么,不会出现什么;能感受到什么,不会感受到什么”。她解释道,只有启动足够细腻的感知,像小说家一样创造出人物生活的空间的细节,才能给人物以温度、质感和颜色。“演员一定要赋予角色作为人的权利,演员的五感能感受到什么,人物也应该感受到,这样角色才会成为活生生的人。”
这些信息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在剧本中得到,这时候就需要演员“无中生有”,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更多信息。在这里,姜老师建议不要到现在二度创作的作品中寻找信息,而应该直接看故事发生的时代所拍摄的当代电影、照片,或者那个时代创作的小说、古画。这样获得的人物生活环境的信息将更为生动、准确,塑造的人物也更有温度。
《霸王别姬》的故事开始于清末民初,姜老师让学员们找来同时代拍摄的真实照片,带领学员们仔细地观察照片中这些人的发型、五官、服装、姿态,练习如何推测以及想象出人物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等等。
随后,她让每位学员模拟一个照片中的人物进行练习。在这个练习中,姜老师先让学员们安静地感知自己的身体、五官、发型、服装,再把自己的这些外部特征渐渐磨掉,替换成刚刚细致观察过的人物形象。最后,想象自己身处人物的生活环境,用人物的特质走路,并且和其他学员的角色自由对话。
很多学员发现,模仿人物的坐姿也许不难,但当他们行动起来,便难以很快想到人物是怎样说话、怎样走路的。姜老师告诉学员们,进入角色需要演员花大量时间练习。每个演员都要先真实感受自己,足够了解自己的身体外部特征、性格喜好等等,再把自己和人物的相应特质列出来一一对比,才能清晰的了解人物,从而丰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