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头前,两位英国国宝级演员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背景是自己家的书架和客厅。他们正在试图通过Zoom排练因疫情中断的一部舞台剧。然而,他们不是被电话和家人打断,就是两个演员吵得不可开交,排练总是以失败告终。

▲ 《舞台剧》由两位英国国宝级演员大卫·田纳特和麦克·辛主演,他们曾在英剧《好兆头》中合作。


这是近期一部英国喜剧《舞台剧》(Staged)的情节。


这部每集15分钟的小短剧由演员各自在家通过Zoom拍摄,并在疫情期间制作完成。《舞台剧》展现的正是当下影视行业的现状:当整个行业停摆时,演员和创作者遭遇着怎样的无奈,又如何追寻突破。


影剧院停业、剧组拍摄停工,这场从年初开始的疫情对全球影视从业者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并没有止步,他们纷纷摸索如何在隔离中在线创造拍摄的新模式。

希腊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邀请了22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导演,每人创作一部时长3分钟的短片。这个项目名为“空间”计划(Space),项目要求每位导演在室内拍摄完成,聚焦隔离期间的生活。金熊奖得主伊尔蒂科·茵叶蒂(Ildikó Enyedi)、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Radu Jude)、中国导演贾樟柯等人都参加了“空间”计划。


贾樟柯用一部手机拍摄完成了3分钟的黑白短片《来访》。短片通过展现几个疫情期间的典型场景,提出了对病毒传播和人与人关系的反思。


▲ 平遥国际电影展CEO梁嘉艳也参演了《来访》

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艺术总监奥斯蒂斯·安德烈埃达基斯(Orestis Andreadakis)表示:“限制越严格,交流的需求就越大。不管你来自哪里、身处何方,我们都分享着同样的局限、选择,也同样有着希望的光芒。这个计划就是通过我们的不同之处来看到我们的相似之处。”

与此同时,《雷霆沙赞!》(Shazam!)的导演大卫·F·桑德伯格(David F. Sandberg)也在卧室拍起了惊悚片。他让妻子担任女主角,以关灯后出现的阴影为灵感,拍了一部3分钟恐怖短片《暗影》。



▲ 《暗影》剧照


此后,他还在社交网络公布了幕后特辑,揭秘拍摄、打光、收音、后期特效的全过程。



▲ 大卫·F·桑德伯格揭秘《暗影》拍摄幕后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疫情并没有阻挡影视界的创作热情。大洋彼岸,日本的影视工作者已经制作了不少在家拍摄完成的迷你剧集。

《正是现在这时候,才要制作新剧》是一部共三集,每集30分钟长的短剧,由《导盲犬小Q之一生》的导演渡边一贵执导,高桥一生、小日向文世等著名日本演员出演。



三集分别是三个独立的小故事,都与疫情带来的距离感有关。异地恋情侣的婚礼被迫中止,只能通过视频通话排解思念,视频谈话间却逐渐暴露了两人的隔阂;朝夕相处的老年夫妻却并不了解彼此,通过视频拉开亲密感,才道出多年心事;三个隔离在家的演员突然互换灵魂,甚至还和猫交换了身体,试图通过视频通话回到自己的身体。无厘头的喜剧故事也是隔离期间生活的缩影,原本的秩序被打破,人们不得不迎接充满未知的新生活。


▲《正是现在这时候,才要制作新剧》第三集讲述了三个隔离在家的演员突然互换灵魂的无厘头故事。

疫情制造了极大的限制,但拍摄也因此去繁就简,反而激发了平时不太会尝试的创意。除了多位演员用视频通话的拍摄模式,日本导演还创造出了许多新花样。

《世界由3构成》由日本演员林遣都一人分饰三角,讲述了兄弟三人在疫情期间生活在一起,慢慢走进彼此内心的故事。



▲ 林遣都在《世界由3构成》中一人分饰三角


《2020年 五月之恋》则采用分屏叙事。镜头被分为左右两边,从头到尾只拍摄一对离婚夫妇打电话的场景。陌生人之间的误会、疫情带来的孤独和恐惧、爱情中复杂的情感……仅仅通过一通电话,丰富的台词和演员真实的演绎就能触动人心。


▲ 《2020年五月之恋》采用分屏叙事,从头到尾只拍摄一对离婚夫妇打电话的场景。


影视剧可以在线上拍摄,因疫情而停滞的戏剧行业又做出了哪些探索呢?

已经取消线下活动的荷兰艺术节不愿让艺术在这个夏天缺席,于是推出了线上项目“PROGRAMME 2.0-2.0”,将原本受邀剧目尽可能多得搬到线上,向全世界观众免费开放。

▲ 图片来自荷兰艺术节官


在美国,随着百老汇大规模停业,各地剧场和演出团体也纷纷将作品上传 BroadwayHD 和 OnTheBoards.TV 等以戏剧为中心的流媒体平台,观众可以在线付费观看。


▲ BroadwayHD 可在线付费观看舞台演出录像


通过互联网,戏剧艺术家们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舞台演出。许多戏剧艺术家基于线上形式,创造了全新的戏剧互动形式,专门为隔离时代创造新的“剧院”。


“24小时戏剧”(The 24 Hour Plays)原本是一项源自百老汇的艺术家活动,已有25年历史,该活动中,戏剧团体要在24小时内完成创作、排练和演出。疫情期间,“24小时戏剧”发起了一个名为“病毒独白”(Viral Monologues)的戏剧实验项目。这个项目邀请了20名剧作家每人创作一段独白,再由20名演员分别表演出来,“24小时戏剧”再将这20段4分钟左右的独白在24小时内发布在其社交网络上。


▲ “24小时戏剧”在社交网络发布“病毒独白”视频


未来,“病毒独白”计划每周都有新一组的剧作家和演员参与,这期间创作的剧本还有可能出版成书。


在保持距离的情况下,甚至还有一些身临其境的戏剧实验诞生。来自纽约的剧团Sinking Ship Creations 创作了一系列通过电话表演的戏剧——“电话中的冒险”。演员通过短信、电话进行一对一表演。一旦冒险开始,观众也会决定部分剧情走向,故事的结局也是由观众和演员共同创造的。


▲ Sinking Ship Creations 剧团“电话中的冒险”系列作品之一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每个人来说都充满了未知和恐惧,除了病毒本身,我们的职业和日常生活更面临着切实的考验。好在具有生命力的创作者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会停止探索和实验。无论是影视剧创作者摸索线上拍摄方式,还是戏剧人突破“剧场”观念,我们都能看到全球艺术家在疫情下焦虑的时代情绪中挖掘着创意的养分,发挥着艺术的力量。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在上世纪20-30年代致力于德国剧场的革新,他曾说,“新时代需要新的戏剧形式。”疫情过后,我们依然期待再次走进电影院、走进剧场。但也许我们正经历着某种意义上的“新时代”,艺术家们也正在探索“新时代”下新的创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