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山下学堂的文章《世界上有三种演员:男演员、女演员、英国演员》中提到,很多受中国观众喜爱的英国演员,都经历过长时间的舞台磨练,才达到如今炉火纯青的演技。

可能有人会问,在如今的荧幕时代,为什么大多数表演教育仍然以戏剧理解和舞台表演训练为基础

在探讨“舞台表演训练对演员为何重要”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舞台表演和荧幕表演有什么不同。

www.nyfa.edu.jpg

▲ 图片来自 www.nyfa.edu


首先,戏剧是一种“培植”的艺术形式。最好的戏剧作品在首演前都有充足的排练时间,帮助演员建立角色关系,与导演充分的磨合。舞台演员慢慢熟悉自己的角色,公演时,他们已经练习了几十次。电影可以多次重复拍摄,但演员通常只能得到很少的排练时间,根据角色的大小不同,收到的表演调度也不同,有些角色可能不会收到任何指示。演员要为表演做好额外的准备,灵活应变。

第二,人们常说戏剧演员“高大”,电影演员“自然”,这是表演环境所导致的。


在剧场里,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从一个小黑匣子里的几米到一个大剧院里的上百米不等。每个观众都要看到舞台上的动作,听到演员的对话,现场表演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抽象性,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要经过仔细推敲,演员在表演时也要求表达必须清晰,所以表演会略显夸张。


636143813856870000.jpg

▲ 黑匣子小剧场没有明显的舞台和观众席的分割,没有明显的建筑装饰设计,只具有最基本的功能设计,演员和观众的距离非常近,经常承担着先锋和实验戏剧。


塔利亚剧院.jpg

▲ 德国塔利亚剧院


电影中,摄像机消除了演员和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摄像机、灯光、麦克风、特效和音乐的出现都能辅助表演的呈现。摄像机会捕捉到演员的每一次抽搐、痛苦和细微的停顿,而演员的目标则是在规定情境中使人物合理,不需要太放大的表演。


此外,戏剧的表演保留了真实的时间。演员的表演是循序渐进的,角色形象会随着演员的表演慢慢完整展现出来,最终在表演的高潮部分,演员能够实现与角色的统一,从而得到创作的满足感。演员必须在每场戏中建构能量,掌控能量。而影视表演是间断的,每次表演只有一个很短的片段,最终由导演决定表演的呈现。

虽然舞台表演和镜头前表演有明显差异,但舞台训练能培养演员的形体表现力、灵活应变能力和人物塑造能力,带来更真实的表演。这是一个演员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从形体表现力方面讲,虽然电影一直被认为是“特写”的艺术,但是几乎每一位优秀的演员,都不仅仅凭借表情和脸来演戏,在镜头前,他们的形体也会说话。练就这种“会说话的形体”,很多时候要依赖戏剧训练。戏剧表演中,演员整个人都展现在观众面前,对身体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微信图片_20190712132338.jpg

▲ 特写能使电影演员专注于某个时刻的真实性,无须担心后排观众观看的困难,而且肢体和脸部表演可以非常含蓄。


演员在即时表演的情况下,不但要保证准确度、稳定度和表现力,还要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机应变,是一种演员综合能力的考验。演员倪大红在山下学堂大师分享课上说过,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倒地后喃喃自语“我想喝手磨咖啡”,是他在现场的即兴表演。这种即兴表演的能力“也不是长在身上的”,而是来源于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年轻的倪大红在台上也经历过临场忘词的事故,但经验丰富的对手反应很快得帮他接上了戏,让他意识到随机应变对一个演员的重要性。反复的舞台历练和即兴实践,也成就了倪大红如今生动的表演。

p2551489906.jpg

▲ 倪大红在《都挺好中饰演苏大强


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戏剧受时空高度集中的制约,常常是在强化的戏剧性冲突中创造完整的舞台形象,演员没有高深的表演功力难以完成。正如爱尔兰导演康诺·麦克菲森 (Conor McPherson) 所说,“在剧场里,你无处可藏。如果你的表现很差,你就会显得很突出。”这就给了演员在角色塑造方面大量的历练机会。依旧在戏剧舞台不断打磨演技的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在《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Frankenstein)这部戏中,分别饰演了科学怪物 (Creature) 和维克多·弗兰肯斯坦 (Victor Frankenstein) 两个角色。


弗兰肯斯坦.jpg

《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的导演让两位主演的角色互换,即两位主演在不同的场次轮流饰演怪物和弗兰肯斯坦。

舞台表演对演员的考验不但在形体表现力、灵活应变能力和人物塑造能力的难度上,也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上。

因为《死亡笔记》和《大逃杀》被中国观众熟知的日本演员藤原龙也,也是日本戏剧舞台上极其活跃的资深演员。很多人以为他是凭借《死亡笔记》一夜成名的,殊不知藤原龙也在15岁就被日本戏剧大师蜷川幸雄一眼看中,成为经典戏剧《身毒丸》的男主角。


640.jpg

▲ 藤原龙也《身毒丸》剧照


藤原龙也在角色打磨上的努力是远远超过他年龄的承受范围的。在藤原龙也主演的《唐版泷之白系》这部戏中,第一场戏的开场白,藤原要对着一直跟踪他的银色眼镜男子说:“为什么要跟着我?”为了追求这句台词的味道,导演蜷川幸雄要求藤原“必须更深入地体会思考”。藤原回忆道:“被说得劈头盖脸,但是17岁的时候没办法理解,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就这样想着,“被谁跟着、被跟着、被跟着……”,一个人走在涉谷中心,一直从深夜走到了天亮。


在这样极致的角色创作中,藤原从少年时代开始,主演了《哈姆雷特》《剧场人生》《俄瑞斯忒斯》等几十部舞台作品,20出头就横扫了日本演剧界所有大奖,是日本戏剧史上最年轻的舞台最高赏得主。

哈姆雷特.jpg

▲ 藤原龙也《哈姆雷特》剧照


这种打磨角色的习惯也被他带到了影视角色的塑造中。在接到《死亡笔记》夜神月这个角色时,他发现“月冷静地策划犯罪,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演起来反而更加难。”所以“就算‘一个笑脸’,也会下很多功夫。”同时,他还在准备角色时发现 “月房间里放的书是很好的参考,有很多法律书、犯罪相关的书、以及战争摄影集。”

MV5BMmE0MzYyZjgtYjFkZi00MTY4LTg1NTMtZDM1NGNjNzhiYzYzXkEyXkFqcGdeQXVyNTc0NjY1ODk@._V1_.jpg

▲ 藤原龙也《死亡笔记》剧照


戏剧演出场次从数场到数十场不等,演员在演出的每一场中,都在反复调整自己的表演。“加菲”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主演的《天使在美国》(Angelsin America),曾在百老汇上演三个月之久,“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Tom Hiddleston)主演的《背叛》(Betrayal)也即将在百老汇从下月一直上演到12月初。


天使在美国.jpg

▲“加菲”主演的《天使在美国》剧照


舞台和排练场是训练演员创造人物的实验室,演员可以在这里积累创造人物内外部技巧的经验,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活跃思维,这正是一个演员能量积累的过程。

对演员来说,哪怕在当今数字和屏幕的时代里,戏剧基础和舞台训练仍然很重要。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的成型,要求演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深刻的理解力和生动的表现力。直接面对有生命、有呼吸的观众进行真实的表演,是演员成长无法跳过的重要一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40526

  • https://www.quora.com/Are-theatre-actors-better-than-film-actors

  • https://www.broadway.com/shows/angels-america/

  • http://www.playbill.com/article/why-andrew-garfield-says-angels-in-america-is-the-privilege-of-his-life

  • https://www.nyfa.edu/student-resources/stage-vs-screen-whats-the-big-difference/

  • https://www.nyfa.edu/student-resources/screen-acting-stage-acting/

  • https://www.actingstudiochicago.com/5-reasons-why-theatre-is-still-important-blog/

  • https://www.douban.com/note/609027502/

  • 舞台排演对培养影视演员的作用 刘诗兵

006VdzBtly1g0qy0kvrrgj312w0o7wi8.jpg